制造业企业的成败,往往在于客户对产品的认可程度,而当对个性的追求已成为时代的共识,产品能够满足客户多样化、个性化的需求已然成为制造企业成败的关键。
过去由于信息不对称,制造业的生产方式是由研发生产端到需求端,无法大规模生产个性化的产品,而现在,新 代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得厂 与个体客户间的低成本交流成为现实,制造业已实现由需求端到研发生产端的拉动式生产。因此,未来能够 于竞争对手完成对企业数字化、网络化与智能化的转型,以实现大规模的定制化生产来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的企业,方能成为市场的王者
随着德国的“工业4.0”、美国的“工业互联网”等 系列国 战略的提出,制造业实现深度信息化的趋势已不可阻挡,新 轮的工业革命扑面而来。针对这 轮工业革命浪潮的到来,我国政府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 次提出“中国制造2025”与“互联网+”两大概念,2016年全国两会则更进 步强调在“中国制造+互联网”上尽快取得突破,同时大数据、云计算与物联网也正式被纳入“十三五”规划。而我国制造业如何利用新 代信息技术从“制造”升 为“智造”,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变革将尤为重要。
生产:从“同质化”到“个性化”
制造业企业的成败,往往在于客户对产品的认可程度,而当对个性的追求已成为时代的共识,产品能够满足客户多样化、个性化的需求已然成为制造企业成败的关键。传统制造背景下,由于成本和效率的约束,个性化的定制往往只是少数人的特权。如今,顾客想要的已不仅仅只是能满足其基本需要的产品,更希望产品是其特定需求的体现。过去由于信息不对称,制造业的生产方式是由研发生产端到需求端,无法大规模生产个性化的产品,而现在,新 代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得厂 与个体客户间的低成本交流成为现实,制造业已实现由需求端到研发生产端的拉动式生产。因此,未来能够 于竞争对手完成对企业数字化、网络化与智能化的转型,以实现大规模的定制化生产来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的企业,方能成为市场的王者。以青岛红 集团为例,这 服装制造厂商通过自主研发的西装个性化定制系统,由客户自行选择面料、工艺、价位等等,再通过获取客户的身体数据形成相应的客户专属版型。这些个性化信息被分解至各个生产工序,被流水线终端读取加以实现,7天之内便可交付成货。与其他成衣制造业相比,红 以工业信息化的流程实现了个性化生产,同时省去了渠道、商场等中间流通环节,成功打造了C2M(CUstOmertOManUfactUre)的商业模式。
产品:从“机制化”到“智能化”
如果说生产定制是从客户的角度出发,在其现有的认知范围之内尽可能满足其个性化需求,那么智能产品则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实现对客户的个性化服务。通过在产品中加入大量的电子技术并与云端连接,每个被纳入的物体都相当于 个智能终端,不断记录产品本身的静态信息与周围环境变化的动态信息,上传到终端服务管理平台。针对大量数据的分析,产品会逐渐“了解”客户,“认识”“自我”,感知客户本身的特殊情况与自身的变化,并在特定场合下做出实时反馈。
从智能手机到智能 居,日常事物不断演进、逐渐智能化的过程,也推进着制造业创新思路的发散、产品附加值与客户忠诚度的提升以及品牌形象的塑造。 方面,产品的智能化扩展了其核心技术的概念空间,其研发重点不仅在于产品性能的提升与特定功能的实现,更包含怎样更好地感知分析客户的特定需求并对其进行精准定位;另 方面,融入智慧因素的产品不再是冷冰冰的、没有生命的物品,它不仅仅为用户的生活带来诸多意想不到的便利,甚者更能与用户之间形成某种情感上的联系,如智能跑鞋能根据跑步者特有步姿以及所处环境立即做出改变,并记录其运动过程中各项数据,提醒其身体状况并安排运动计划,这样的产品自然而然地融入用户的生活,更好比成为其身体的 部分。同时,“智造”思维不仅仅促进传统生产厂 对其现有产品的改造,同时也预示着 大批新兴科技企业的兴起。可以预见 旦这些智能产品能够得到广泛应用,必将促进整个行业技术的变革与进步。